Skip to content
Civic Exchange
Hong Kong's independent public policy think tank
EN
關於我們
任務
我們的經營方式
里程碑
團隊
重要通知
年度報告
工作機會
聯繫我們
我們的工作
空氣質量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
綠色金融
交通運輸
城市可行性
廢物管理
水資源管理
福祉指標
管治
研究報告
網誌
新聞稿
思匯通訊
投稿
媒體報導
評論
上報
支持我們
最新活動
EN
關於我們
任務
我們的經營方式
里程碑
團隊
重要通知
年度報告
工作機會
聯繫我們
我們的工作
空氣質量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
綠色金融
交通運輸
城市可行性
廢物管理
水資源管理
福祉指標
管治
研究報告
網誌
新聞稿
思匯通訊
投稿
媒體報導
評論
上報
支持我們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思匯政策研究所是於2000年在香港成立的獨立智囊。
我們進行與自然環境、城市規劃和福祉相關的公共政策研究。我們的最新新聞可以在下面閱讀。
All
Featured
Other
交通運輸
城市可行性
廢物管理
建築物能源效益
氣候變化
水資源管理
生物多樣性
福祉指標
空氣質量
管治
綠色金融
Read more
媒體報道, 意見書, 評論
18 5 月 2022
參考上海做法 創造生物柴油循環經濟
灼見名家:環境局於去年3月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預告將於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以致力配合香港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然而,此文件明顯遺漏一點──為香港現有公共交通減碳
Read more
媒體報道, 評論
28 4 月 2022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籲須立即大幅減少排放
獨立媒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已於第六次評估週期的首兩份報告示警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災害,並在4月4日發表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中,表明全球氣候行動仍然未
Read more
媒體報道, 評論
6 4 月 2022
水沛蜃樓——東江大旱 香港應積極面對水資源短缺問題
獨立媒體:由於東江上游降雨減少,粵港澳大灣區遭遇六十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據廣東當局指出,去年降雨量比往年偏少23%,東江來水偏少七成,引致海水倒灌,而廣東全省供水缺約9億立方米,直至今年3月24日廣東進
Read more
媒體報道, 評論
29 3 月 2022
聯合國最新警告 促各國須盡快制定氣候韌性政策
獨立媒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月28日發表最新報告《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顯示儘管大眾努力減緩全球暖化,但氣候變遷正破壞生態系統和全球數十億人的福祉。IPCC
Read more
新聞稿
24 2 月 2022
思匯回應 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
香港,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獨立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下稱思匯)歡迎財政司司長在是日發表的2022-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承諾建設宜居城市,並重申香港政府邁向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決心。 思匯
Read more
意見書, 新聞稿
28 1 月 2022
思匯對2022-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1年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加劇氣候變化,影響生物多樣性,並使極端天氣事件更為頻繁,均會導致經濟損失,大眾生活更為痛苦。氣候危機迫在眉睫,故是次《財政預算案》應要加快香
Read more
媒體報道
28 12 月 2021
維港兩岸華麗轉身
信報:第二方面是海濱的管理。政府意欲通過公私營合作發展更多海濱項目和以協作管理模式使海濱更暢達,增加公共空間,但過往尖東海濱的星光大道交由私人發展商規劃和管理,惹來社會部分人非議,先是質疑政府和有關發
Read more
媒體報道
22 12 月 2021
馬駿:香港需要融入大灣區碳交易市場
商業電台: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表示,香港的碳市場是幫助亞洲在氣候變化中採取正確行動的重要步驟之一,包括提倡香港與廣東省合作參與發展「合規性碳市場」,指香港需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碳交易市場,並
Read more
媒體報道
20 12 月 2021
馬駿建議香港與大灣區發展碳交易互聯互通
香港電台: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建議,香港可以與大灣區合作發展一個聯合性的碳市場,本港的碳排放企業,例如電力公司亦可以在有關市場進行碳交易;兩地亦可以發展「碳交易互聯互通」,初步可先讓國際投資
Go to Top
歡迎訂閱思匯通訊
*
Name
電子郵件: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