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加劇氣候變化,影響生物多樣性,並使極端天氣事件更為頻繁,均會導致經濟損失,大眾生活更為痛苦。氣候危機迫在眉睫,故是次《財政預算案》應要加快香港的減碳行動,並需要加強氣候韌性,以應對將來因氣候危機引致的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
思匯政策研究所(下稱「思匯」)有幸獲邀參與去年11月的《財政預算案》諮詢會議,可以和其他智庫以及學者分享我們的意見。思匯歡迎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訂立2035 年前把碳排放量減少50%的中期目標,以及重申在2050年以前實現淨零排放的決心。然而,此舉仍未足夠,我們必須加快行動。各國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中承諾在2022年底前提交 2030年目標,故我們需要提前實現 2035 年的中期目標。此舉須政府各部門齊心合力,並需要妥善有力的財政支持。
基於思匯在諮詢會議上提出的建議,參照我們的研究以及各持份者的意見,思匯為 2022-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編寫這份意見書,希望鼓勵財政司司長制定以科學為本、全面且具前瞻性的理想規劃,以加快應對氣候變化。
我們建議優先考慮以下六項範疇:
- 能源發電;
- 建築物能源效益;
- 交通運輸;
- 廢物管理;
-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 應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和韌性
附件可見每個範疇的詳細建議。
思匯希望財政司司長會考慮於《財政預算案》採納我們的建議,為社會帶來創新變革,並支持香港的綠色金融轉型,改善香港能源供應、建築物能源效益以至整體經濟,並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
按下方「Read More」以閱讀完整意見書。
(Photo by Carla Martines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