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獨立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下稱思匯)歡迎財政司司長在是日發表的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承諾振興香港經濟、建設宜居城市,並重申香港政府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決心。
大眾關注是次《財政預算案》會否協助經濟復甦和惠及民生,思匯喜見政府於經濟不景時繼續推行穩定經濟和減輕個人負擔的措施,冀望其建議措施為推動本地經濟活動穩步復甦奠下基礎。
思匯歡迎港府積極與國家發展戰略保持一致,令香港能夠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除了加強推動「十四五」規劃中提及八大重點領域外,思匯建議政府應進一步闡明如何與粵港澳大灣區地方政府和當地市場合作。《財政預算案》重申政府對可持續發展、低碳發展和過渡至淨零排放的承諾,展示其對未來的清晰願景。政府必須把握國家「3060」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致力落實《巴黎協定》把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2°C以下的目標,並據此制定明確清晰的減碳措施。
思匯樂見政府準備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制訂行動綱領,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為鞏固香港於綠色科技及金融產業的領導和先行者地位,思匯促請政府盡快以保持包容和透明原則成立此委員會和制定相關規劃,並公開宣布具體措施和清晰時間表,以勾勒出實現願景的明確計劃。
思匯欣賞政府預留資金為交通運輸減碳,包括支持試驗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資助四間港內航線的渡輪營辦商建造及試驗電動渡輪和相關充電設施,以及鼓勵的士車主將現有的士替換為純電動的士。積極推動新能源交通可助政府實現2050年前達至零碳交通的長遠目標。
思匯欣賞是次《財政預算案》作出上述承諾,努力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然而,政府於《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 — 政策措施》再次強調,預計在未來15至20年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但至今仍未有具體宣布會如何應用。思匯敦促政府應明確按年分和相關措施分列明細,以確保有效運用氣候資金應對相關影響,令香港過渡至可持續和更具氣候韌性的未來。另外,政府須確保其決策過程公開透明,並與相關持分者接觸,合作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減碳策略。思匯呼籲政府於日後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時,應保持公開透明,並釐清各部門實施氣候行動的責任所在。
思匯再次重申歡迎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承諾振興經濟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並樂見其關注香港可持續發展,包括推動綠色科研和金融,並冀望政府繼續努力加強氣候行動的透明度和相關問責制度。
傳媒查詢
請聯絡思匯政策研究所楊敬雯女士([email protected]或 2893 0213)。
有關思匯早前對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詳細建議,請瀏覽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