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香港面對目前經濟逆境及赤字的挑戰,財政司司長仍在2021-22財政預算案中預留預算,使政府和社會各界獲得財政支援以邁向2050年零碳目標,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更宜居的綠色城市,思匯在此表示歡迎。
我們因應財政預算案內提及的能源、建築、交通、廢物和支持低碳生活方面等項目作出建議以加強預算對下列項目的支持。
- 我們歡迎政府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的目標,但認為政府需要進一步制定商用車和公共交通的低碳化目標和措施,以及訂立政府車隊採購目標。
- 提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和牌照費是正確的一步,但政府必須實施更全面的措施以遏制私家車的使用,特別是推進電子道路收費(ERP)。 =
- 預計最新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將於本年中發布。政府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系統、能源審核和安裝節能裝置方面表現決心,但在減少樓宇能源消耗的碳足跡和更仔細能源審核方面還必須進一步努力。
- 再次向《回收基金》注資對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十分重要。落實城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是推動本地循環經濟的重要政策,讓政府能落實全面的廢物管理策略。
- 寬減水費和排污費以及住宅電力補貼,對培養市民節約資源的習慣和自覺性有反作用,政府應以其他形式以紓解民困。
- 政府應該更進一步推動創科發展,以科技作為橋樑吸引市民採納低碳工作和生活方式。
- 政府應繼續支持建造業拓展綠色建築項目。
- 政府可考慮加強刺激本地低碳旅遊需求,以振興本地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
- 政府應在全港推展城市綠化和增添公共空間項目。
我們在附錄中就每個項目提供詳細資料。
(只提供英文版本)
隨著香港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綠色復甦可帶來新的就業、更蓬勃的商業活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有助建立低碳城市,為香港市民創造更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