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新聞:北京近年積極轉用新能源汽車,去年冬奧賽區使用的氫能巴士,已投入常規路線運行。青綠色車身的氫燃料電動巴士,曾經用作北京冬奧賽區的交通工具,現時在北京街道四處可見。乘客趙小姐稱:「車總體比較舒服、更寬敞了,現在整個空氣流通得比較好。」 巴士公司稱,212輛冬奧會氫能巴士,經改裝後已投入常態營運,主要行走往返延慶區的長途路線,每兩天加一次氫燃料。
北京公交第八客運分公司副經理禇聚文指出:「純電動車現在設計,大巴的續航里程大概都是200公里左右,氫燃料車的續航里程,能夠到600公里。氫(燃料)的消耗每百公里是6.5公斤左右,現在是30塊錢一公斤,大概每百公里就是200元左右,所以跟日常車輛對比,費用上沒怎麼增加,應該說還有一定的下降。」 司機稱,氫能車比其他車型更易駕駛。 北京公交司機李彥斌表示:「起步平穩,噪音相對要小,燒別的燃料的車,一到達就顯得動力不足,尤其夏天,這種車就沒有這種感覺,」 除了一般路線,氫能源巴士亦會行走來往八達嶺長城的觀光路線,遊客在德勝門就有機會乘坐。北京市因應國家制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目標是2025年達到一萬架氫能車,建成74座加氫站。
本港巴士公司亦引入氫能巴士,預計今年內投入運作。有意見認為香港在加氫站、車輛安全和維修三方面,可採用內地標準。 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姚俊業認為:「最近『港車北上』為例,社會上很多討論,究竟香港電動車如何在內地充電,如果想避免將來這些事情發生,如果香港(氫能車)一起步已使用內地標準,我會見到是一件好事。」 他亦促請當局盡快完善氫能車相關的法律框架。
原文刊於2023年5月5日《TVB》。